本報記者 高慧
旅游廁所成景區的熱門打卡點、圖書館里設置旅游宣傳架、文化館成為研學線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湖南不斷完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品質化、供給主體多元化、供需匹配精準化、人員隊伍專業化,夯實三湘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基石。
旅游廁所成景點
小廁所大民生,小空間好風景。在湖南,曾經令人“聞風而逃”的旅游廁所,如今成為游客打卡點。
在益陽市南縣羅文村的萬畝油菜花海里,一座青瓦藍墻的旅游廁所與油菜花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吸引不少游客排隊拍照!叭绻麤]有廁所的標識,我是怎么也想不到這座美麗的小房子竟然是廁所!币骊柺忻窭钕壬嬖V記者。
無獨有偶,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黃龍洞景區,草樹廁所也享受著與游客合影的“待遇”。兩個巨大的草樹廁所矗立在黃龍洞生態廣場的田間地頭上,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廁所墻體采用不銹鋼架作為建筑主體,表面用仿真茅草覆蓋。在廁所內的景觀休息區放眼望去,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該廁所的落成,提升了黃龍洞景區的形象和旅游品質。
在湖南,像這樣的旅游廁所還有很多,它們在解決游客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彰顯了景區的人文關懷。
長沙市岳麓山風景名勝區橘子洲景區入選“2022全國旅游廁所建設與管理優秀案例”名單。近年來,橘子洲景區以第三衛生間建設為重點,以智慧管理為抓手,對16座旅游廁所進行全面提質,增建第三衛生間;安裝新型室內通風排氣設備,實現室內外空氣循環;開發智慧廁所小程序,游客用手機掃碼就能了解廁所分布等信息。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湖南省旅游廁所管理辦法(暫行)》明確,加強廁所文化建設,內部設施需體現地方特色,增強旅游服務品質。以生態環保型旅游廁所為抓手,重點支持景區道路沿線、鄉村旅游點的旅游廁所改建和新建工作,增加無障礙廁位和母嬰設施。
文化場館引客來
近年來,湖南實施文化設施創意性改造項目,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文化場館已啟動美化、舒適化建設,成為游客獲取旅游信息、體驗旅游活動的重要場所。
瀏陽市圖書館館長楊榮介紹,該圖書館設立了旅游宣傳架,擺放瀏陽旅游宣傳冊、旅游攻略等資料,并利用館內電子屏播放旅游宣傳片。在一樓服務大廳里的數字資源終端機上,游客用手機掃碼就可獲取旅游資料及攻略。
此外,瀏陽市圖書館還開展了“悅讀之星·研學游”“地方文化·尋根游”“探秘千年·非遺游”“不忘初心·紅色游”等推廣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不久,瀏陽市圖書館還招募了多位“書香文旅”路線體驗官,在這里開展陶藝、漢服體驗等活動。
岳陽市臨湘市羊樓司鎮綜合文化站抓好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積極拓展服務功能,在各村便民服務中心增設旅游咨詢服務臺,新增圖書1.2萬余冊充實到各村農家書屋,供游客休憩時閱讀。
益陽市資陽區黃家湖新區紫薇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則打造了主客共享空間,面向村民、游客開展名家講座、讀書會、親子閱讀會等活動。
文旅服務深融合
湖南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各公共文化服務站既是當地人的文化活動中心,也成為外地人的旅游服務驛站,有效聯結了市民、游客、景區和文旅企業,提升了旅游服務質量。
近年來,長沙市長沙縣福臨鎮政府以福臨鎮文化站為依托,打造樹湘故里紀念地,新建陳樹湘文化廣場,并投資打造福臨驛站(福臨鎮游客集散中心),作為全鎮文化和旅游的新窗口,開創了“小平臺 大融合”的文旅融合新局面。
據介紹,福臨鎮文化站還通過福臨驛站,串聯起紅色文旅資源,設計開發旅游線路;整合生態資源,依托影珠山天澗溪親水休閑基地、影珠山露營基地,發展生態旅游、度假休閑業態;聯動鎮內餐飲、住宿和特色農產品企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學”產業鏈,實現一條龍服務,助推三產融合。
岳陽市臨湘市羊樓司鎮綜合文化站強化公共服務功能,做活“融”字文章,出臺文旅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方案、公共文化服務常態化進景區實施方案,探索形成了機構功能融合、資源整合、資金統合的發展模式。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愛武表示,下一步,湖南將全面落實全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要求,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主線,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化、公共文化機構服務效能化、公共文化創作生產精品化、公共文化活動開展品牌化為抓手,進一步夯實基礎、突出特色、做優品牌,扎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