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大餐慶華誕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長假,京城旅游消費釋放新活力。避開人山人海的熱門景點,很多市民游客選擇人少景美的旅游路線,用一場城市“微度假”或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方式感受京城魅力。
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9月29日至10月3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2023年西城區中秋、國慶群眾游園活動在月壇公園舉行?礋艋\、賞詩詞、猜燈謎……月壇公園綠蔭如蓋,游人如織,更有人提著燈籠、穿漢服“打卡”拍照。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靳真說,今年游園活動在設計上以“兩橫一縱、一廣場”,即“詩意長廊”“文創長廊”“知識大道”“文化廣場”為主線,通過“環境布置”“文藝演出”“非遺、文創市集”“云佳節”等內容板塊,豐富群眾節日生活。
活動期間,月壇公園文化廣場主舞臺區域,分時段安排了編鐘表演、民樂演奏、戲曲演唱、漢服秀、快閃、主題演出等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游園活動還通過“主播帶你游月壇”等直播+錄播的形式,帶觀眾共赴“云佳節”。在文創長廊,市民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非遺手工技藝項目傳承人的現場展示,還可以在“西城禮物”、菜百首飾、中軸文創、“曹氏風箏”和“北京絹人”等攤位現場參與互動、遴選心儀的文創商品。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斌介紹,為滿足人們中秋國慶假期文化和旅游需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統籌全市文旅資源,加強文旅活動和產品供給,共推出3630場文化藝術活動。為打造家門口的“文化大餐”,東城區東花市街道有酸棗樹文化節,西城區廣內街道有空竹文化節,海淀區馬連洼街道舉辦“共賞中秋月 濃濃家國情”主題文藝匯演,石景山區八角街道舉辦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
節前,北京推出30條“漫步北京”主題游線路,其中包括10條“核心區文化探訪路”、10條“演藝之都 慢享夜游線路”、10條“漫步北京—京畿長城十大精品旅游線路”。推出50款“北京禮物”及文創產品“兩節禮單”。此外,還發布并授牌第二批6個“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石景山區秀石景山·炫酷潮玩首鋼園、門頭溝區百花秘境·打卡生物多樣性等榜上有名。
據介紹,北京全市各級公共文化機構以“家國團圓·共慶華誕”為主題,共組織開展中秋主題、“慶國慶”專題的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624項1962場,參與市民167萬人次。
多樣化的選擇,也讓北京成為中秋國慶長假的熱門旅游目的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數據顯示,“雙節”期間,外省來京旅游人數503.6萬人次,同比增長167.5%,比2019年增長13.9%。市民在京旅游人數681.3萬人次,同比增長11.7%,比2019年增長11.7%。(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濟南:泉城涌動國風潮
“孟家戲樓的非遺演唱、市樓的國風大賞等沉浸式互動演藝,非常值得一看。這次不虛此行,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10月1日,來自江蘇的王孟洋一家人趕到位于濟南章丘區的明水古城,他們身著漢服游覽景區。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國風文化成為濟南旅游的特色。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文旅產品,為游客提供了更多新場景、新玩法、新體驗。眼下,正是濟南一年中泉水噴涌最為旺盛的時期,趵突騰空,黑虎嘯月,美不勝收的泉水景觀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置身泉畔,享受愜意的假期生活。在黑虎泉畔的虎泉閣內,不少外地游客圍爐煮茶,分外愜意!捌穱L一口用泉水泡的茶,更能真切感受到濃濃的泉城味道!眮碜院颖睆埣铱诘挠慰头惱ふf。
千佛山景區推出沉浸式宋風游園會,推出了月夕良辰、中秋雅韻、傳統演藝等八項活動,讓市民游客好似穿越千年,體驗宋風文化;濟南方特東方神畫舉辦“國風盛典”,推出古風市集、國潮花藝美陳、潮起東方演出、國潮華裳巡游、神畫盛世宴等活動;天下第一泉景區趵突泉公園推出了“畫船演藝”、超然市集等活動,印象濟南·泉世界則舉辦了中秋拜月大典,將中式美學融入其中,圈粉無數。
精彩紛呈的國學研學活動也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在山東博物館黃河文化研學中心,一群小學生體驗竹簡編聯技藝,制作仿古書籍。山東書城圍繞優秀傳統文化、科技創新、勞動教育等不同主題策劃了15場研學活動!凹倨,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出游,研學活動在打卡式旅游的基礎上,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增加閱歷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全方位培養孩子的技能!鄙綎|書城副經理閆龍介紹,他們圍繞中秋主題策劃的4場研學活動場場爆滿。
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8天假期,濟南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95%,跨省游訂單量同比增長338%。全市重點監測的22家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09.7萬人次,全市22家重點旅游景區實現營業收入9224.1萬元,同比增長140.5%。全市旅館業、網約房接待持證住宿旅客102.5萬人次,同比增長176.1%。(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重慶:山城美景惹人醉
乘長江索道,打卡重慶夜景;看李子壩軌道穿樓,體驗8D魔幻山城的城市魅力;登山城步道,感受歷史文化的積淀……中秋國慶假期,重慶以其獨特的城市風貌、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玩,旅游市場熱度高漲。重慶市文化旅游委統計數據顯示,“雙節”期間,全市接待過夜游客231.82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14.8%。
嘉陵江畔,夜幕下的洪崖洞民俗風貌區燈火璀璨,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玩、打卡拍照。這個假期,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游客超過87萬人次!暗跄_樓作為重慶地域特色建筑,是繁華都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眮碜陨綎|的游客張婷說,洪崖洞依山就勢,沿江而建,在還原老重慶人文歷史景觀的同時,還融入了現代商業體驗空間,讓人真切感受到古老建筑與現代文化的交融。
獨特的城市景觀是重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南岸區的彈子石老街,開埠文化與城市九級坡地地貌相互交融的景觀風貌引人入勝。眾多游客漫步老街,領略獨特的古街風格,眺望長江與嘉陵江交匯的美景,體驗“正看江,背看城”的城市風貌!拔覀円蚤_埠文化為主軸,打造了‘一街兩埠四院十景’的景觀,通過多樣化的建筑和景點豐富游客旅游體驗!蹦习秴^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李玲介紹,中秋國慶假期,全區共接待游客約334.1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同比增長144.5%。
重慶各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旅商精彩活動,提供集吃購娛游住行于一體的消費指南。渝北區的重慶大悅城商圈打造了生態峽谷潮玩購物公園,舉辦了主題派對、藝術文化交流沙龍以及各種潮玩活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推出一批具有苗鄉民俗特色的文藝表演和體驗活動,為游客帶來獨特的視覺盛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在邊城景區和川河蓋景區舉辦了秀山花燈、秀山民歌等非遺表演,美麗的山水風光和獨特民族文化吸引了八方游客。
同時,紅色旅游人氣旺。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周公館、銅梁區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景點景區迎來客流高峰,眾多游客來到這里追溯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輩。記者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采訪時看到,館內運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推出實景演出等活動,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和革命歷史。(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
深圳:多元業態體驗新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相連,深圳搶抓市場機遇,旅游消費紅紅火火,8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832.0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8.05億元。按可比口徑,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4.88%、115.17%,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4.71%、2.62%。游客在深圳人均消費938.06元,高于“五一”假期。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游客出行意愿強烈,旅游市場煥發出強大消費熱情,深圳各旅游景區及各相關部門發揮創新能動性,以豐富多彩的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給廣大游客帶來了不一樣的旅游消費體驗!鄙钲谑形幕瘡V電旅游體育局旅游行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深圳歡樂谷元宇宙劇場,虛擬偶像“花小樓”成了大小朋友喜愛的明星。深圳歡樂谷于中秋國慶假期推出全球首個迷你世界IP潮玩主題區——迷你世界·冒險山,元宇宙劇場便是其中的標桿項目之一。深圳歡樂谷副總經理傅世海介紹,該主題區是國內主題公園與游戲IP共建線下實景樂園的首個案例,集合了迷萌小鎮等四大分區13個潮玩游樂項目!拔覀儼选铝俊鳛橹黝}公園發展的重要指標,通過研發新的主題、新的游樂設施和活動,力爭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的體驗需求,實現常逛常新!备凳篮Uf。
深圳部分景區圍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心策劃雅韻濃郁的國風藝術活動,吸引游客深度體驗文藝假期。在華僑城甘坑文化旅游區,二十四史書院里的國風藝術節上華服飄飄,《裳行天下》漢服走秀、漢舞表演、宋制漢婚情景演繹引得游客紛紛拍照留念;還有中秋拜月禮還原古代過中秋祈福祈愿、月圓家團圓的儀式感,以及宋式點茶、國學文化分享、古風市集游戲互動等活動,不少游客穿著漢服唐裝一路邊逛邊拍照!半S著沉浸式旅游興起,穿唐裝漢服、游文化古鎮正成為節日旅行的新方式。這里的漢服體驗館,妝面、旅拍門店在假日期間都實現飽和運營!比A僑城(深圳)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二十四史書院項目負責人蘭燕說。
依托毗鄰港澳和商圈云集的優勢,深圳還開展了“愛滿深圳”文旅消費券等活動,香港同胞北上度假熱情高漲,深圳卡魯冰雪世界、觀瀾水上世界等成為備受青睞的熱門景點。(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南京:觀景嘗鮮消費旺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南京市接待游客量累計達到1618.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19.6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均超過100%。
據南京智慧旅游大數據運行監測平臺數據,9月29日至10月6日,南京全市納入監測的重點景區景點、鄉村旅游、文博場館接待游客量達1618.2萬人次,日均游客接待量較“五一”假期上漲11.1%。
景點方面,夫子廟和中山陵最受游客青睞。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數據顯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鐘山風景名勝區接待游客分別為318.9萬人次和162.7萬人次。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重點監測的326家5A級旅游景區中,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鐘山風景區假期游客接待量分別位列全國第二名和第三名。
除了風景名勝,南京的文博場館也成為游客游覽的“必選項”。南京市文博場館接待游客量達87.1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上漲199.3%。南京博物院的觀眾接待量位居江蘇省文博場館第二名。第四屆NAFI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了30余家國內外優秀畫廊的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南京九峰山天文臺也是人頭攢動。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的志愿者組織青少年天文愛好者利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土星光環和木星,滿足孩子們對神秘宇宙的好奇心。
記者從南京市商務局獲悉,南京市重點監測的135家商貿企業8天累計實現銷售額46.9億元,同比增長7.6%;到店客流量達1649.3萬人次,同比增長10.5%!吧嗉馍系南M”持續火熱!澳暇┑降子卸嗪贸浴痹掝}在各短視頻平臺刷屏?葡、新街口、老門東等美食聚集區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滿”,梅花糕、桂花湯圓等一些特色小吃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品嘗。除了特色小吃,南京老字號、新口味的餐館門店也迎來消費熱潮。(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